疫情让旺季变淡、淡季更淡。在三四月,很多实体企业收不抵支,甚至营收接近于零。而刚过去不久的五一小长假,似乎也没有出现报复性消费。种种迹象显示,传统的淡季、旺季划分已不足以形容今年的服务业。
看起来,实体企业陷入的这个“淡季”,它究竟还要持续多久?
武汉解封、全国各地调低响应级别、高速开始收费、两会日期确定......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,今年的五一被人们寄予厚望。
经济学家把它作为观察经济复苏的温度计,商家在期待消费者出门消费,长期闭门禁足的人想出门放飞自我。实体老板们也信心满满,准备迎接报复性消费。
事后观察,五一期间消费虽然出现了好转,但那只是相对于之前的低迷而言,实际上还说不上大复苏。更何况,在不同城市、不同业态、不同品类的实体店之间,生意冷热不均、天差地别。
01|两极分化,五一黄金周“有人欢喜有人愁”
节日期间,与往年全行业热火朝天的景象,和大家期待的不一样,今年明显“两极分化”。
(1)有些店生意火热,顾客大排长队
5月1日,商场内有些品牌出现排队现象。假期期间,各地气温飙升,让茶饮生意更是热火朝天。商场茶饮店生意火爆,喜茶、奈雪の茶、CoCo等不同定位的茶饮店都有很多人在排队。
小长假更是催生省内游、周边游出行火爆,由此带来农家乐、野餐等餐饮业态的兴旺。
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。
(2)有些店门可罗雀,经营陷入冰点
据媒体报道,五一期间,很多大型购物中心餐厅,尽管客流量有所增加,但与往年相比有较大差距,还谈不上是有“报复性消费”。有的老板坦言,他们无论是街边店还是商场店营业额都没有提升。
还有些老板表示,五一假期客流量还比不上周末,更有面店老板一天只卖出了一碗8元的面。
一位在街边店经营快餐的老板则选择了假期闭店休息,另一位餐饮老板反映说,5月1日中午生意还可以,晚上开始就突然没有客人了。
02| 开局受挫,餐饮业迎来长淡季
两极分化、有喜有忧,那报复性消费究竟来还是没来?
数据显示,五一期间,全国购物中心平均客流回暖率为59.3%。5月1-5日,分别为65.3%、62.3%、61.2%、53.6%和54.2%。数据节节下降,后劲不足。
小长假的确促进了部分实体企业的复苏,但营收仍然回血缓慢,消费信心的复苏还需要时间。有些老板说,已经“扭亏为盈”了,但更多人反映现在仍然在亏损经营,还有一些人说快支撑不住了。
的确有些品牌,比如茶饮、烧烤、火锅串串等品类出现旺盛气象,也看到了消费券刺激,和旅游聚客的带动作用。但这些因素的作用都是短期的,从整个基本面看,行业的“冷”还没有根本缓解。
在疫情毁灭了春节旺季之后,五一可以说是大家所期望的今年“真正的春节”。但是开局不利,现在还要与可能是“史上最长的淡季”斗争。
旺季变淡、淡季更淡,将是一段时间内行业的新常态。
03|新常态下,下半年要认清这几个事实
假日刺激靠不住,消费券短期刺激也作用有限,能够救我们的只有自己。这个时候大家更需要好好沉淀下来,做好复盘,调整经营策略,把短板补上,静待市场好转。
(1)报复性消费希望破灭,消费降级来临
这次新冠肺炎的影响相比非典大得多,不只是确诊人数、扩散范围,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也更大,导致消费者收入缩水。未来预期不明导致财务上倾向保守主义,消费降级成为事实。在信心不足时,人们会更加理性消费,缩减消费欲望。
(2)假期消费刺激有限,平常心最重要
经过五一,大家应该认识到:假期经济对消费复苏的作用是有限的,接下来更应该保持平常心,回归到常态化运营当中来。
尽管目前国内疫情已经得到阶段性控制,大家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,但是在消费信心还没有复苏,全球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时候,要想出现全面复苏还是不太可能。所以,大家与其将希望放在国家层面的刺激利好政策,不如努力自救吧。
(3)缓慢回暖、缓慢回血,要有长期主义思维
五一消费状况预示了,行业复苏将是长期缓慢回暖。在疫情和经济交错的复杂形势中,企业需要有长期思维。要补齐以前忽略的短板,也许要做从没做过的事情,比如线上化、私域流量、零售化、供应链等,这些将支撑自己走得更远。
企叮咚作为实体企业创新营销服务运营商,致力于帮助广大实体企业恢复营收、共渡难关,深耕八年的供应链体系以及互联网运营团队,帮助实体企业进行线上转型,打造私域流量。
(4)做好复盘,调整经营策略,扛到最后
其实,某种程度上餐饮已经没有淡旺季之分,只有经营好与坏的差别。
拿餐饮行业来说,为什么快餐、高性价比的餐饮更受欢迎?为什么很多烧烤、火锅、茶饮店能排长队?主要功夫还是在疫情前,他们的品牌打下了基础,并且刚好选对了项目和定位。
越是在艰难的时候,越是要保持冷静,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企业,才能为下一步发展找准方向。
(5)两极分化强者恒强,部分餐饮企业被淘汰
疫情加速了行业进化,马太效应明显。那些个性化、有特色、定位清晰的小而美餐饮,会在垂直领域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;那些既没有特色、又定位模糊,平时就盈利能力不足的餐企,有一大批会被市场淘汰。
(6)资源紧缺,聚焦核心生存需求,保命第一
疫情之下,无论是做直播带货还是做私域流量,都是新的发展方向,但是,这些方法也因不同企业、不同品类、不同体量而效果各异。
所以大家在看到别人做什么时,也要先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,要少踩坑、少做无用功,把钱用在刀刃上。
一直以来现金流安全都是餐饮企业的重中之重。看看自己的账本,现金还能撑几个月?随时做好预案。
目前,行业复苏不如预期,今年接下来都比较难,但是熬到现在的餐饮企业,都是经过了重重考验的强者。毕竟,账上没有多少现金、或者应对不当的,已经倒下了。
想要在大环境低迷的情况下顺利存活下去,除了自身实力之外,也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。
疫情之后,实体行业如何走出困局,逆风翻盘?想要在逆境之中“绝地重生” 究竟需要哪些必要条件?实体企业如何做营销更有效?营销之中的武艺与武器,究竟哪个更重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