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疫情的影响,今年的双十一是特殊的一年。上半年大众的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,下半年很多商家都想通过双十一来“弥补”上半年损失的业绩。随着国内经济的回暖,双十一已经不止是一个电商购物节了,更是一个国内经济、商业的重要参考指标,从双十一的变化中,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商业未来的变迁发展方向。
从规则玩法和用户体验上来看,各大平台在今年双十一中都做出了不小改变,下面企叮咚为大家梳理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变化和背后的原因,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启发。
淘系:“光棍节”变“双节棍”
阿里的双十一变化直接影响了整个电商行业的节奏,今年双十一淘系电商做出了一个重大改变,从以往的11月11日正式开启,改为11月1-3日和11月11日两波销售期。按照官方的说法就是,从“光棍节”变成了“双节棍”。
与此同时,还通过支付宝切入本地生活服务进行双十一优惠,通过淘宝特价版、聚划算等入口深入全国各大产业带,推出“一元淘宝店”等活动进行下沉市场消费力的挖掘。
不出意外,今年是参与商家最多的一年,根据媒体报道,至少有25万个品牌、500万海内外商家参与,大量新商家的参与,也让平台最终选择用“双节棍”的方式进行狂欢。
对于商家来说,拉长活动的时间节奏可以让其更好地适应平台玩法,也多了一次营销试错的机会;对于供应链及物流而言,双段式购买也可以缓解产业压力,甚至刺激推进柔性供应链的发展,一定程度上避免以往的断货现象;对于消费者本身而言,双节也能让用户多一次抢购机会。
营销形式上,直播带货依旧是今年商家不可忽视的手段。根据淘宝直播榜单显示,薇娅和李佳琦21日首日预售直播总额分别为32.21亿元和33.27亿元,总额逼近70亿元,两位主播的直播间在零点时的累计观看量均突破1亿。
淘宝此次还将短视频和直播共同作用,通过短视频引流粉丝关注,再通过直播,将粉丝转化,实现内容流量闭环。
用户在看短视频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相关信息,从而进入直播间形成消费转化,某种程度上,跟抖音的生态链条如出一辙。
但对于大众消费者而言,淘宝双十一也正在变得更加内容化。今年在互动形式上也变成了“养猫”分红包,相比于前几年的盖楼,互动游戏更加轻度和年轻化。
京东:3大主场10大招式
京东双十一的主题从去年的“京东11.11全球好物节”改成了今年的“京东11.11全球热爱季”。在平台上构建出了“低价好物”、“简单快乐”、“放心购买”三大主场,推出了预售、头号京贴、双百亿计划、新品、直播、互动玩法等“10大招式”。
京东同样是从10月21日起开始预售,但从销售节奏上来看,京东的时间段划分更加精细。
今年京东官方还承诺,这次是真实的百亿补贴,没有往年那么多套路,也不要求大家恶补数学。承诺让消费者面对“品牌产品”的时候,也能买到,线上线下多渠道一同参与双十一。
拼多多:集中力量大幅补贴
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已经名声在外,相比于阿里京东,拼多多在优惠策略上始终简单粗暴。
拼多多双十一购物节从11月7日零时开启,至11月11日24时结束,与阿里京东长达一个月的持久战来说,拼多多的策略是时间少、力度大,通过集中优惠的方式进行补贴。
此外,拼多多宣布将联合湖南卫视在11月10日晚举办“11.11超拼夜”晚会,晚会期间,观众可以集体瓜分10亿现金红包,组队参与赛车PK,有机会赢得1111元现金。
整体来看,拼多多在营销玩法和营销亮点上并不算多,始终延续低价补贴的促销风格,在拼多多的推动下,“百亿补贴”如今已经成为了行业常态。
如今,双十一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电商促销,而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。如果说上一个十年是飞速发展的商业催生了很多新技术和新应用,那么下一个十年,技术的迭代将成为数字商业产生新价值的原动力。
在这一过程中,所有领域、所有行业走向数字化都是必然的。而双十一就是个面向未来的练兵场,商家、供应链、物流配送,各个环节都在“向新而生”。
越来越多商家和消费者成为双十一的创造者,在这个社会化大协同节点,共同创造更多的机会、更多的从0到1和更广泛的价值。
想要在电商竞争中不掉队,欢迎来参加11月15日的无边界盈利之百业复兴!
帮你拓宽销售渠道,实现跨界盈利!
名额有限,赶快报名~!